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鄧勤勤)隨著 2024 年高考拉開序幕,一些不法分子企圖將詐騙“黑手”伸向考生及家長,“提前查分”“內(nèi)部指標”“錄取占位費”“高考補助金”等詐騙“套路”層出不窮。
2024 年 3 月中旬,羅某通過“SOUL”聊天軟件結識被害人高某某,二人互加微信后,羅某得知高某報考了某職業(yè)技術學院。因羅某將父親治病的醫(yī)療費用于網(wǎng)賭并輸光,便心生邪念,企圖詐騙高某的學費來填補虧空。羅某借用朋友賬號,偽裝成該學院負責招生的老師,以高某報考專業(yè)可能被調(diào)劑,若不想調(diào)劑需提前繳納學費、校服費、飯卡充值費、保險費等為由,多次騙取高某共計 8064 元人民幣。
檢察機關認定,被告人羅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詐騙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慈利縣人民檢察院依法向慈利縣人民法院提起公訴。7 月 10 日,慈利縣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此案并當庭宣判,被告人羅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二千元。
庭審結束后,慈利縣人民檢察院刑檢部門對公訴人庭審表現(xiàn)進行復盤與評議。出庭檢察官分享辦案體會,評議人員從文書制作、舉證質(zhì)證、法庭教育等方面對出庭檢察官的表現(xiàn)給予肯定,并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
檢察官提醒,當前高考成績已公布,大學招生工作陸續(xù)開展,騙子們利用家長望子成龍的心理實施精準詐騙??忌图议L需擦亮雙眼、保持理智,不隨意向他人泄露身份及銀行賬戶等重要信息,不聽信非官方的言論。日常生活中也要提高防騙意識,增強防范能力,對網(wǎng)絡信息仔細查證,涉及資金轉(zhuǎn)賬務必核實,切勿向陌生人匯款、轉(zhuǎn)賬。高考成績出爐后,務必提高警惕,防范各類詐騙。
責編:王輝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