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周報訊(曾昊明)為進一步加大預防整治力度,提升司法公信力、仲裁公信力,促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12月4日,由長沙市法學會主辦,長沙仲裁委員會、長沙市法學會司法誠信與虛假訴訟(仲裁)治理研究中心承辦的“長沙市法學會預防治理虛假訴訟與虛假仲裁研討會”成功舉辦。來自省高級人民法院、省人民檢察院、省司法廳、市紀委監(jiān)委、市委政法委、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等單位領導、業(yè)務骨干及學術界專家代表出席發(fā)言,長沙仲裁委員會全體仲裁員在線觀看。市委政法委委員、市法學會副會長曹軍輝主持會議。
湖南大學法學院院長、長沙仲裁委員會副主任屈茂輝致辭,表示虛假訴訟與虛假仲裁嚴重損害司法公平、公正和公信。本次研討會為實現(xiàn)學術界與實務界共同聯(lián)手、共筑監(jiān)督合力,切實提升防治虛假訴訟與虛假仲裁能力和水平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臺。
市法學會司法誠信與虛假訴訟(仲裁)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馬賢興在全國政法系統(tǒng)一直倡導并持續(xù)推進“訴訟打假”“仲裁打假”,從虛假訴訟罪的行為定性、既遂形態(tài)、溯及力,虛假仲裁的成因、罪名設立、強化職權審查等方面對防治策略進行了理論結合實際的深刻剖析,呼吁廣大法律人要不忘初衷、堅守良知與正義,全面弘揚社會誠信。
望城區(qū)人民法院院長龍興盛圍繞虛假訴訟的特征、成因、危害詳細探討了防治虛假訴訟應堅持的原則和具體措施,他認為,人民法院應從多措并舉加大懲戒、多部門協(xié)調、列虛假訴訟“失信黑名單”、完善證據審核體系等四個方面入手,與其他相關職能機關密切配合、聯(lián)合出擊,形成整治合力,共同建設誠信社會、保護群眾權利、保障經濟發(fā)展、維護司法權威。
長沙仲裁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鄧鵬結合實際案例細化分析了仲裁在具有快捷、便利、高效、保密等優(yōu)勢背后“雙刃劍”所帶來的虛假仲裁風險隱患,重點分享了長仲把好“三關”、做好“六審九防”、守好“真”字關,通過加強案件真實性審理、關注重點領域重點案件、嚴把文書核閱等措施多管齊下,在虛假仲裁防范、監(jiān)督機制完善、仲裁隊伍管理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效,提出了防治虛假仲裁的探索方向,引發(fā)眾多共鳴和思考。
實務屆、學術界代表分別結合各自工作實際,就加強虛假訴訟與虛假仲裁案件審查甄別、完善各部門溝通協(xié)作機制等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確保訴訟和仲裁秩序健康有序。會議就如何將近日印發(fā)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深入開展虛假訴訟整治工作的意見》落實到位進行了深入探討。
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市法學會常務副會長周瓊芝在講話中強調,本次會議是一次主題明確、討論深入、多元互補的成功會議。今后紀委監(jiān)委、政法單位、仲裁等部門要溝通協(xié)調、攜手努力,形成共識聯(lián)動,構建防范和打擊虛假訴訟與虛假仲裁的長效機制。同時就法學會及下屬研究會(中心)工作的開展提出三點建議:一是要提升政治站位,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切實把黨的領導貫穿法學會工作全過程各方面,毫不動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二是要堅持問題導向,及時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工作智力支持。要聚焦法治建設中的熱點難點堵點問題,發(fā)揮法學會“人才庫”“思想庫”“智囊團”作用,研究解決對策和辦法措施,注重成果轉化,將學術研討、課題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充分吸收到我市的相關決策及機制建設中去。三是要加強自身建設,提升法學會系統(tǒng)服務能力和水平。充分利用長沙的省會優(yōu)勢和學術條件,堅持組織培育和自身建設雙輪驅動,促進法學理論研究和司法實踐良好互動、融合發(fā)展,助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長沙、法治長沙。
責編:李林俊
來源:法制周報